手機品牌的演進‧歷史發展‧設計特色對談
文字整理:李雪如
這篇文章內容是由兩個人的對談方式呈現—陳禧冠‧美國藝術學院設計碩士,90年代就投身台灣科技產業設計。詹仁雄 ‧曾任「數位時代」總編和總筆,長期關注科技業發展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td_ZWX75uRXTFjfwmaDBttCarYKgmsr94qr88b_rM2XMFMiTf9jZLO1tijU-NxsFvNbh76-QA7gv61qXGf2hVSRGha_dn-PRSzxwzu1G892qKNujsZlMN336k2pho79zCBseTVN2FTzM/s200/%25E7%2585%25A7%25E7%2589%2587+022.jpg)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hEj9Kf2F-ObPQTUWfM42cvsSYybcDygRp6B_efkeYP-CURBnW4moDWUM9Fh9JnpdmQ_HylH6TRPOJq7c3cQT4flTraVRh4ru0tOlQd7AaNcP68-6xssjY6-D_aZQstc_URpV3V14h47Q/s200/123.jpg)
一開始他們聊起了自身的的背景與對手機早期的想法,詹說 黑金剛時代用過一支體積也很大的Panasonic手機也用過近20支Nokia手機,第一支GSM(全球行動通訊系統)手機是Nokia 8110 俗稱香蕉機,這支手機還被MoMA列為收藏。陳說 當時手機五花八門,西門子在2003年甚至推出一條產業線叫「Xelibri」,把手機變成身上的時尚配件,卻太過極端,完全把手機當作時尚配件來設計,忽略了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
兩位還聊到了Nokia怎麼從90年帶手機界的龍頭被SONY推倒走向另一個紀元,和三星怎麼用機海戰術,以一年做出250~300台手機打敗對手,到最近流行的智慧型手機頻果和HTC
之間的比較與差異。
內容談到了手機的歷史,和許多產牌不同的商業行為,手機和人類之間的關係,和台灣人為什麼賺不多錢....等等。這兩位資深的設計師與科技雜誌編輯對於手機了解的還真多,對談幽默風趣,想了解更多的人來跟我借書看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